宠物狗都打了狂犬疫苗吗?
日前,一则“4年未洗手,狂犬病毒在手上能存活24小时”的网帖走红网络,引发网友追捧。帖子指出,狂犬病毒在室外一般存活2-8小时,但是在炎热和阳光直射的环境下,存活时间更长,可以达到几个小时甚至24小时左右。帖子中称,狂犬病毒在50度的水温下30分钟内就会被杀死,但是如果在寒冷的冬季,它在冻肉中甚至能存活数月而不死。因而其提醒人们,冬天不要吃腌肉等各种熏炸食品,另外还要勤洗手。网友们跟帖回应,调侃中夹杂疑惑:家里的宠物,吃的、喝的、睡的,岂不是都存在这样的隐忧?
狂犬病如此可怕,作为人类最好的伙伴,家养的宠物狗打过狂犬疫苗吗?它们的安全,人类要负责吗?带着这些问题,记者采访了北京市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关负责人。这名负责人告诉记者,被人类当作伴侣饲养的一些宠物,包括鼠类、兔类、猫、狗等哺乳动物,都没有狂犬病毒,因而也没必要注射狂犬疫苗。
不过,也有些动物是需要注射狂犬疫苗的,包括有野生涯的野生动物,还有因外伤等原因被狂犬咬伤的动物。对于野生动物,在它们感染病毒之前,就需要注射疫苗;而对于被狂犬咬伤的动物,则可以根据自身的状况来决定是否注射疫苗。这名负责人进一步解释说:“理论上来说,狂犬病毒是通过唾液传入体内而引起感染的。如果狗是完全健康的,没有疯狗的特征,即没有发作狂犬病的情况,那就证明病毒没有入血。只要没有入血,唾液中即使有病毒,也不能造成传播,不需要接种疫苗。”
但是,在狂犬病毒有可能通过母乳、血液和唾液等传染的情况下,“不打疫苗会很危险”的潜台词,不就是“打了疫苗会很安全”吗?
对此,这名负责人解释,狂犬病毒是不可能100%防护的,但接种疫苗可以降低风险。而通过母源抗体,幼犬在母体时就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免疫,还有被动免疫,通过血清可以再得到100%的免疫。在科学和事实面前,记者无意进一步讨论接种疫苗是否安全、有效。不过,这名负责人也没有正面回答记者有关“狂犬病是否存在于狗唾液中”的提问。
实际上,由于狂犬病毒存在于犬只的涎液中,因而通过密切接触传染、间接接触传染和间接接触感染,都构成可能的感染途径。
直接接触感染,即健康动物的口腔内、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黏膜和皮下组织细胞,以及外伤、手术外伤引起狂犬病毒直接接触,造成感染。
间接接触感染,即感染了狂犬病毒的病原微生物,通过大小便、分泌物、唾液(或泪液)排出,并通过污染了的衣服、用具、地板、墙、交通工具等途径,使健康人接触到狂犬病毒,造成感染。 间接接触感染,又可分为一般间接接触感染和血源性间接接触感染。
一般间接接触感染,即健康人的皮肤有小面积破损时,感染狂犬病毒的机率增大。
血源性间接接触感染,即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动物,可以传播到其它健康动物的体血中,通过输血、注射或侵染等方法引起感染。
根据狂犬病发作的过程及特点,我们可以得知狂犬病毒在自然条件下主要存在于患病狂犬的唾液里,故通过接触感染是狂犬病的主要传播方式。同时,我们也知道,狂犬病毒还可以通过呼吸道、内分泌液(唾液、牙龈分泌液、泪水、尿液)及损伤的皮肤和粘膜侵入人体,造成感染。因而,如果家养的宠物狗没有注射狂犬疫苗,它很有可能将狂犬病毒存在于唾液中,在人们的摸触下,通过以上感染途径,使得狂犬病毒附着在健康人的皮肤、粘膜,进而进入血液而引起狂犬病毒血症,或者通过破损的皮肤进入体液和血液,以及通过伤口的炎症反应,使针头或海绵垫子的伤口感染狂犬病毒,进而引起狂犬病毒血症。
其实,在狂犬病毒存在宠物狗体内并附着在它的皮肤上的同时,人类也与之“亲密”接触,且所受的伤害甚至比宠物狗更大。因为狗的分泌物含有大量狂犬病毒,所以摸狗容易使手上造成狂犬病毒污染,再接触到眼睛、伤口、粘膜就可能被感染。这种间接传播人的机会远远大于动物,所以养宠物狗人群感染狂犬病毒的几率远远高于其他人。